从2013年的3月开始,鼎湖山泉生产部进行着紧张的质量培训,从桶装水厂的灯检员工、预洗机员工、无菌员到最后一道的绑袋员工。众所周知,质量是企业的生命。对于企业,只有确保进入市场的产品质量,才能似插入市场里的一把利剑,纵横市场,赢得市场,赢得消费者。著名经济学博士戴明曾说过:“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,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。”对于我们鼎湖山泉,厂房没有,我们可以建,设备没有,我们可以买,技术没有,我们可以虚心学习,资金没有,我们可以用血汗积累,但是如果我们产品没有“品质”,我们如何实现“两广第一桶”?质量即诚信,是企业对消费者承诺的信守。质量就是一种态度,要继续在转变观念、提高质量意识、创建质量文化的根基上下功夫。只有将质量作为一种态度时,才有可能更好地把质量事故缩到最小化,才可以保证卓越的品质。
质量事故多数发生在生产任务紧张、工作压力大时、人的思想观念松懈造成的,也有一些类似于“差不多就行”、“过去一直就是这么干的”、“这比过去强多了”、“这已是历史最好水平”、“哪有吃饭不掉饭粒的”的落后质量观念造成的。因此,质量意识工作始于培训也终于培训,只有将“自己才是质量真正的把关者”深入人心,才能保证我们的产品桶桶合格、瓶瓶过关。
有这样一道数学题,90%×90%×90%×90%×90%=?,结果是59%。在人们脑海中,不论是工作,还是学习,若能达到90%,即便够不上优秀,也足可聊以自慰。然而,5个90%的乘积竟然是59%,连及格都达不到,更别提再多个90%相乘了!这个数学题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。决定结果的,不是所有过程的平均数或简单叠加,而需所有相关过程都竭尽全力地向100%的目标冲刺。对于我们鼎湖山泉,每个团队,每个工作流程,每个成员、每个环节都是一个乘数,其责任心就是成功系数,所有人的责任心构成一条责任链。工作的成效,取决于这条责任链的强弱。要想十拿九稳、万无一失,责任链上的每个参与者都需要尽可能地履行100%的责任。要视质量管理为生命,就必须树立一种“责任链意识”。
在一个分工日益精细、利益日趋多元的社会,我们需要强化“责任链意识”,每个人既对本岗位工作负责,更对整体工作负责;既对自己负责,也对企业负责。多些“最后一道闸门”的警醒,少些“击鼓传花”的放任,多些精益求精的执着,少些“差不多就行”的散漫,尽职尽责、精诚协作,我们就能增强责任链的强度,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,最终取得一个圆满的“发展乘积”。
对于每个人来说,生命都只有一次。对于企业来说,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。企业如果不解决“质量短板”,就难以有更好的发展,甚至面临厄运;政府如果不注重对企业质量的管理,就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,影响民生进步。只有加强对职工质量培训,提高员工质量意识,让员工“像珍惜生命一样重视质量”,牢固树立一种责任链意识,质量问题才能真正得到有效保证,我们的鼎湖山泉才能走出广东,走向全国。